油錘 元宵節(jié)的食品出現(xiàn)于唐宋時的有油錘,宋代《歲時雜記》中說:“上元節(jié)食油錘最盛且久。”說明油錘為宋代的汴中(今河南開封)元宵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油錘是一種什么樣的食品呢?據宋代的《太平廣記》記載:油熱后從銀盒中取出錘子餡。用物在和好的軟面中團之:將團得錘子放到鍋中煮熟。用銀笊撈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將油錘子投入油鍋之中,炸至沸取出。吃起來“其味脆美,不可言狀。”原來唐宋時的油錘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此記載可作今日研制“仿唐菜”時參考。油錘經過一千多年的發(fā)展,其制法與品種已頗具地方特色,僅廣東一省,便有番禺的“通心煎堆”、東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謂唐宋食風今猶在。
元宵 又名湯圓、湯團、圓子等。元宵節(jié)吃湯圓,最早見于南宋詩人宋必大的《平園續(xù)稿》,書中有“元宵煮食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的記載。宋時的浮圓子,亦名湯團。到南宋,僅臨安的上元節(jié)食品,便有乳糖圓子、山藥圓子、真珠圓子、澄沙團子、金桔水團、澄粉水團和湯團等。
面燈 也叫面盞,是用面粉做的燈盞,多流行于北方地區(qū)。面燈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做燈盞十二只(閏年十三只),盞內放食油點燃,或將面燈放鍋中蒸,視燈盞滅后盞內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盞中留水的多少,以卜來年12個月份的水、旱情況,這在科學不發(fā)達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清乾隆年間陜西《雒南縣志》載:“正月十五,以蕎麥面蒸盞燃燈,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達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的愿望。面燈在正月十六落燈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豐年間,山西《澄城縣志》載:“正月十五日蒸養(yǎng)麥面為燈盞,注油燃燈,次早食之。”目前農村仍有此俗。
面條 為元宵節(jié)落燈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諺。這食俗多流行于長江以北地區(qū)。《儀徵歲時記》載:“(正月)十八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落燈面’,各家自為宴志汀。”落燈時吃面條寓意喜訂綿綿不斷之意。
粘糕 又名年糕。元宵節(jié)除元宵、面條外,還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白梁米,味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節(jié)食糕的記載。
糟羹 浙江臺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后食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此外,浙江浦江一帶吃饅頭、麥餅。饅頭為發(fā)面。麥餅為圓形,取“發(fā)子發(fā)孫大團圓”之意。
總之,元宵節(jié)的食、飲大多以“團圓”為宗旨,有圓子,湯圓。各地風俗不同造成些差異:如東北人在元宵節(jié)愛吃凍果、凍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