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以后關(guān)于"二月二龍?zhí)ь^"的各種民俗活動記載便多了起來。人們也把這一天叫作龍頭節(jié)、春龍節(jié)或青龍節(jié)。清末的《燕京歲時記》說:"二月二日……今人呼為龍?zhí)ь^。是日食餅者謂二月二--春餅之龍鱗餅,食面者謂之龍須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這時不僅吃餅吃面條,婦女還不能操作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遼中縣志》記載民國時當?shù)囟露拿袼渍f:"二月二日,俗稱龍?zhí)ь^。晨起以竿敲梁,謂之敲龍頭,意謂龍蟄起陸,蓋時近驚蟄之期。農(nóng)家咸以粗米面作餅及饅首而為早餐。婦女于是日為童孩剃頭,蓋取龍?zhí)ь^之意云。"這是遼寧地區(qū)的民俗,清晨要用長竿敲擊房梁,把龍喚醒。同時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二月二龍?zhí)ь^作為古代民俗的一種節(jié)日,如今已經(jīng)基本上從中國人的現(xiàn)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不過,我們也應(yīng)該認識到,對于"二月二龍?zhí)ь^"的一些文化內(nèi)涵,例如古人對龍的崇拜、"龍?zhí)ь^"在古天文學上的唯物解釋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價值的。 農(nóng)歷二月初二,是淮安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名叫"龍?zhí)ь^",也稱"龍頭節(jié)"."二月二龍?zhí)ь^,家家男子剃龍頭".舊時淮安民間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春節(jié)前剃頭理發(fā)到了二月二,已經(jīng)一個多月,正是需要剃頭理發(fā)的時候。二月二龍?zhí)ь^,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二月二剃頭的習俗。"二月二龍?zhí)ь^,家家小孩剃毛頭"也是這一原因,為取吉利在剃頭中間加"龍"字,叫剃"龍"頭,以區(qū)別其它時間的剃頭,還有些女孩選此日穿耳孔。另外,家長們選此日送孩子們?nèi)藢W讀書。 "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兒".舊時,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娘家,正月不空房。同時還有"出嫁的閨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燈,看了娘家的燈死公公"的迷信說法,因而正月出嫁的女兒不準回娘家。一個多月的時間,閨女想娘,娘想閨女,所以到了二月二,不僅已經(jīng)出了正月,而且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兒回娘家。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娛蛤無處藏".這天,用過年祭祀剩下來的蠟燭點著,照房梁和墻壁,以驅(qū)滅害蟲。另外,在這天,孩子們用筷子敲干瓢,邊敲邊說:"二月二,敲瓢叉,十個老鼠九個瞎。"用筷子敲酒盅說:"二月二,敲酒盅,十窩老鼠九窩空",以此來驅(qū)鼠滅鼠。用白紙條書寫"二月二,諸蟲螞蟻直入地"的"蜒蛐榜",其中"諸蟲螞蟻直入地"要倒書,然后將其貼在桌腿或床腳上,以避蟲蟻。 "二月二,龍?zhí)ь^,大囤滿,小囤流",用青灰畫糧囤或糧倉,或在門前用青灰畫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征大圓接小圓,祈禱豐收,這又是民間一俗。 二月二,有的還有吃食除夕鍋巴和婦女忌用針線的習俗。據(jù)說龍?zhí)ь^時動針線,會傷害龍的眼睛。 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建國后此俗逐漸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