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av中文字幕社_无码无码av中国精品片_婷婷五月在线精品视频在线_性色福利刺激无码专区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 WAP瀏覽 | RSS訂閱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化肥施肥專題知識 » 正文

小麥平衡施肥技術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6-03   瀏覽次數:145
圍繞全面提高小麥整體質量和效益,根據不同類型小麥的需肥規(guī)律和麥田土壤肥力狀況,在增加有機肥投入量的基礎上,優(yōu)質小麥田以有效調控氮肥施用技術為重點,一般高產田控氮穩(wěn)磷補鉀增微,中產田穩(wěn)氮增磷針對性補施鉀肥。 一、施肥技術要點 (一)、普通小麥 要繼續(xù)增施

圍繞全面提高小麥整體質量和效益,根據不同類型小麥的需肥規(guī)律和麥田土壤肥力狀況,在增加有機肥投入量的基礎上,優(yōu)質小麥田以有效調控氮肥施用技術為重點,一般高產田控氮穩(wěn)磷補鉀增微,中產田穩(wěn)氮增磷針對性補施鉀肥。

一、施肥技術要點

(一)、普通小麥

要繼續(xù)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氮肥,穩(wěn)施磷肥,增施鉀肥和微肥。要求畝施有機肥3.5方以上。高肥力地塊(畝產400-50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施氮20公斤/畝,磷7公斤/畝、鉀5公斤/畝(折合碳銨118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硫酸鉀或氫化鉀15公斤),有機肥4.5方/畝以上;中等肥力地塊全生育期施氮17公斤/畝,磷7公斤/畝、鉀5公斤/畝(折合碳銨100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硫酸鉀或氫化鉀15公斤),有機肥4方/畝以上;中低肥力地塊全生育期施氮14公斤/畝,磷6公斤/畝(折合碳銨8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有機肥3方/畝以上。有機肥全部均勻掩底施用,磷鉀肥分層施用,可以60 -70%掩底,40-30%撒垡頭,使整個土層分布均勻;氮肥改變以往施用方法,改為4:4:2施用方法,即40%作底肥,40%作第一次追肥,20%于孕穗期作第二次追肥,追施氮肥應掌握“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期施用”的基本原則,對底肥不足,播期偏晚,長勢較弱的麥田,可在三葉期后,每畝追尿素5公斤促進分蘗;春季追肥分兩次施用,第一次在返青拔節(jié)期(以碳銨為主);第二次于孕穗至挑旗期(以尿素為主)。追肥采用穴施或溝施方法,避免撒施,施后要及時澆水。
后期進行根外追肥是提高小麥千粒重的有效措施,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進行,有早衰現象的麥田噴1-2%的尿素溶液;施氮肥多的麥田噴0.2-0.4%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對缺微素的田塊,可針對性地噴施微肥,硫酸鋅溶液濃度為0.1-0.3%,硼砂或硼酸溶液濃度為0.1-0.2%,硫酸錳為0.05- 0.1%,鉬酸銨為0.02-0.05%,根外噴肥要求葉的正反面都要噴到,噴施數量為每畝40-75公斤肥液,噴肥時間以下午4時以后為好。

(二)、優(yōu)質強筋小麥

強筋小麥需氮量大,中后期吸氮能力強,氮素轉化快。根據其需肥特點,在普通小麥施肥技術的基礎上,調整氮肥的底追比,實行前氮后移,穩(wěn)磷補鉀,分期追肥的方法,以增加強筋小麥產量和提高小麥品質。

1、調整氮肥的底追比:氮肥采取60%作底肥,35%分兩次追肥,5%進行葉面噴肥。

2、前氮后移,分期追肥:在土壤墑情適宜情況下,對地力一般和苗情適宜地塊,春季第一次肥水宜推遲至拔節(jié)初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對地力較差、苗情偏弱地塊,春季第一次肥水可提前至起身期進行;對地力較高、苗情偏旺地塊,此次肥水可適當延遲到拔節(jié)末期進行。

3、中后期補施增質肥:強筋小麥生育中后期的吸肥能力明顯高于一般品種,所以應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結合澆水每畝補施尿素5-7公斤,也可在開化期葉面噴施2-3%的尿素溶液(加上0.5%-1%磷酸二氫鉀溶液更好),每畝噴50-60公斤。在孕穗期以后補施少量肥料,既可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數,又可使籽粒蛋白質含量增加,提高面筋數量和質量,因此,強筋小麥中后期的肥水管理是小麥栽培中提高品質的一項關鍵措施,但此期肥水不可過晚,土壤施肥不晚于揚花期,葉面噴施一般不晚于灌漿期。過晚一是發(fā)揮不了肥效,二是容易導致植株貪青晚熟。

4、噴施稀土肥料:優(yōu)質小麥返青后可葉面噴施稀土肥料,濃度為0.03%,共噴2-3次。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招聘 | 廣告服務 | 信息服務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xié)議 | 客服中心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留言 | 魯ICP備10014333號
©2008-2011  食品伙伴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