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8時(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時)山東莒縣一郯城間發(fā)生8.5級大地震。這是我國東部最大的一次歷史地震,造成的破壞極其慘重,破壞面積有50萬平方公里,波及范圍北至遼寧,南達(dá)廣東信宜,東至朝鮮半島,西到山西一帶,面積達(dá)200萬平方公里以上。
據(jù)史料記載,這次地震“天色陰慘”,“天鼓鳴”,“空中如奔萬馬”,“地下聲若巨雷”,地聲分布面積達(dá)641萬平方公里,震時和震后大面積水位上漲,如臨沂“平地水深丈余,井水涌水高數(shù)尺”,郯城“地裂泉涌上噴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溝繪皆盈,移時化為烏有”,贛榆“井水高二丈如噴,凡河俱暴漲忽涸”。
地裂山崩普遍而強(qiáng)烈,如郯城其地裂處或縫深不敢視或縫寬不可越,莒縣“馬蓍山崩四散,五廬固山劈裂一半,閆家固、旋風(fēng)朵、科羅朵、馬齊山、大山各裂一半。城內(nèi)四方遍地裂縫,或?qū)挾,或長數(shù)丈至百步,數(shù)百步。亦有十字裂形者,城東南沐河崖裂縫寬三尺,自官莊至葛湖長十五里,裂處皆翻土揚(yáng)沙,涌流黃水。”地裂分布范圍遍及山東全境及蘇北,面積達(dá)174000平方公里,山崩裂達(dá)15處之多。大震時對建筑物的破壞其慘重。堅固的建筑物如城池、官署、廟宇、皆遭毀滅性破壞。如莒縣“官民房屋、寺廟、監(jiān)庫、城垣俱倒。六房文案,沉壓無存,周圍百里并無存屋。”臨沂“官廨、民房、廟宇、城樓、墻垛全塌,僅存破屋三,人不敢入。”郯城“城垛全塌,城傾大半”,“北門壓塞,”“城樓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青社遣聞》對這次地震作了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