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絲粒 kinetochore,centromere (1)是染色體的特定的結構部位,在分裂期,著絲粒絲由此部位向紡錘體的兩極發(fā)展,在中期時,它排列于赤道面上,后期它比染色體的主體先一步向兩極進行移動。在許多真核細胞中,其功能局限于染色體的原縊痕部位(稱為局限型著絲粒),但在燈芯草科植物的地楊梅屬以及半翅目昆蟲等生物中沒有原縊痕,其功能沿染色體的全長分散著著絲粒。即使是局限型著絲粒,在減數(shù)分裂期也往往看不到原縊痕。著絲粒的直徑為0.3—0.8微米,是處于光學顯微鏡的分辨力之內(nèi)。在局限型著絲粒部位,無論是用四氧化鋨固定和鐵礬蘇木精染色,還是用富爾根染色,在一條染色單體中都是由一個或者二—四個富爾根染色陽性的小粒及與此小粒相連接的細絲組成,而且有異染色質(zhì)與著絲粒部位相鄰。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著絲粒的結構是電子密度比染色體內(nèi)低的部分。但是有時能看到片層結構、三層圓板結構、二條纖維紐在一起的中軸和從中軸突出成環(huán)狀的小纖維塊等分化的結構。造成這些結構差異的原因,是由于系統(tǒng)發(fā)育中生物種類的不同,還是由于體細胞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這些分裂方式的不同,或由于分裂時期的不同所產(chǎn)生的變形,或由于固定條件的不同等一些原因,迄今尚未確定。另外從著絲粒部位發(fā)育起來的著絲粒絲在電子顯微鏡下是由微管組成的束。但有關著絲粒絲與著絲粒的連系方式,其微細結構還不清楚。這樣,著絲;蛑z粒部位是染色體的極局限的部位所分化的小結構體,在有絲分裂染色體分配結構中對著絲粒絲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活性中心。(2)指精子頸部含有中心體的部分(W.G.Waldeyer,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