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常見病蟲害有八種,其中病害兩種:楊樹潰瘍病、楊樹黑斑;蟲害六種:桑天牛、楊尺蠖、楊白潛蛾、楊扇舟蛾、楊小舟蛾、楊黃卷葉螟。
1.楊樹潰瘍病。枝干病害。
識別要點:楊樹潰瘍病真菌侵染所致,引起枯枝、潰瘍、流膠等。主要危害樹干的中部和下部。初期樹干皮孔附近出現(xiàn)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帶臭味的褐液體。病部最后干縮下陷成潰瘍斑,病斑處皮層變褐腐爛,當病斑橫向擴展環(huán)繞樹干一圈后,樹即死亡。
發(fā)病規(guī)律:4月開始發(fā)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個發(fā)病高峰。7~8月氣溫增高時病勢減緩,9月出現(xiàn)第二個發(fā)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樹勢衰弱時,發(fā)病嚴重。同一株病樹,陽面病斑多于陰面。
防治要點:加強苗木栽培管理,秋季(9月初)對來年要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噴霧1次,以減少苗木帶菌量。發(fā)病高峰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干。
2.楊樹黑斑病。葉部病害。易引起早期落葉,衰弱樹勢。
識別要點:一般發(fā)生在葉片嫩梢及果穗上,葉正面出現(xiàn)褐色斑點,以后病斑擴大連成大斑,多圓形,發(fā)病嚴重時,整個葉片變成黑色,病葉可提早脫落2個月。
發(fā)病規(guī)律:一般毛白楊于5月初開始發(fā)病;加楊于6月初開始發(fā)病。發(fā)病輕重與雨水多少有關,雨水多發(fā)病重,反之則輕。樹木(苗木)密度大時發(fā)病重。
防治要點:冬季清除枯枝落葉;育苗(造林)密度不可過大。發(fā)病初期每15~20天噴藥1次,可用45%代森鋅、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噴霧。
3.桑天牛。蛀干害蟲。
識別要點:幼蟲于枝干內向下蛀食,隔一定距離向外蛀1通氣排糞屑孔,排出大量糞屑,有紅褐色液體流出。
防治要點:于成蟲發(fā)生期組織人工及時捕捉。于幼蟲活動期,尋找有新鮮排泄物的蟲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鋁或磷化鋅的毒簽或毒丸,用黃泥封口。保護和利用招引啄木鳥。
4.楊尺蠖。食葉害蟲,群居危害,易爆發(fā)成災。
識別要點:幼蟲危害可吐絲下垂遷移,俗稱吊死鬼,爬行時脊背拱起又稱造橋蟲,。
生物學特性:該蟲1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樹冠下的土層內越夏越冬。次年春,當?shù)乇斫鈨鰰r,成蟲開始羽化出土。雄蛾具有趨光性。4月初出現(xiàn)幼蟲,初齡幼蟲有吐絲下垂轉移危害的習性。4月中旬至5月初為食葉盛期,5月初老熟幼蟲陸續(xù)入土化蛹。
防治要點:成蟲出土前,在樹干基部涂阿維菌素加廢機油(1∶20)藥環(huán),可有效阻殺上樹雌成蟲,且對路過的小幼蟲及老熟幼蟲均有良效。幼蟲發(fā)生期,噴施25%滅蚴脲3號2000倍液。于晴天上午,距樹干1米處挖寬、深各20厘米溝,用300~500倍有機磷殺蟲劑澆溝。
5.楊黃卷葉螟。葉部害蟲。
識別要點:幼蟲危害,尤喜危害嫩葉,幼蟲吐絲粘綴嫩葉呈餃子形或在葉緣吐絲將葉折疊。
生物學特性:1年4代,以幼齡幼蟲在落葉、地被物及樹皮裂縫中結繭越冬。翌年4月初楊樹發(fā)芽后,越冬幼蟲開始出蟄危害。幼蟲吐絲粘綴嫩葉呈餃子形或在葉緣吐絲將葉折疊,隱藏其中危害。5月底6月初幼蟲老熟,在卷葉中化蛹。6月上中旬成蟲開始羽化,之后世代重疊。10月中下旬幼齡幼蟲越冬。
防治要點:在苗木和幼樹上,于幼蟲發(fā)生期噴布1%阿維菌素3000倍液。
6.楊扇舟蛾。葉部蟲害。
識別要點:幼蟲危害全身密披灰黃色長毛,身體灰赭褐色,背面帶淡黃綠色,每節(jié)兩側各有4個赭色小毛瘤,第1、8腹節(jié)背中央有一大棗紅色瘤,
生物學特性:該蟲在我市1年4代,以繭蛹在落葉、墻縫、樹洞或表土內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交配產卵;第1代幼蟲發(fā)生期為4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代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3代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為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世代重疊。最后1代幼蟲危害至9月底陸續(xù)下樹,尋找適宜場所結繭化蛹越冬,個別幼蟲至10月上旬化蛹。
防治要點:早春第1代卵發(fā)生期,人工刮除枝干上的卵塊或摘下有卵葉片。幼蟲發(fā)生期,噴施25%滅蚴脲3號2000倍液。
7.楊小舟蛾。葉部蟲害。
識別要點:老熟幼蟲體長21~23毫米,體色為灰褐色或灰綠色,微帶紫色光澤,體側各具1條黃色縱帶。
生物學特性 : 該蟲在我市1年發(fā)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成蟲羽化產卵。5月上旬第1代幼蟲開始孵化;第2代幼蟲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3代幼蟲發(fā)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幼蟲發(fā)生于9月上中旬。3代者幼蟲危害至9月,4代者危害至10月底,第2代幼蟲以后世代重疊,常常大發(fā)生,大面積吃光樹葉,危害較大。10月中下旬最后1代老熟幼蟲在樹皮裂縫、墻縫或表土下吐絲結薄繭化蛹越冬。
防治要點:同楊扇舟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