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黃瓜原產于印度西北部喜馬拉雅山地區(qū),漢武帝時代,張騫出使西域,途徑八波斯的巴庠托利亞時,將其帶回中國北方。截止6世紀初,黃瓜已在我國普遍栽種,黃瓜種植也獲得了巨大發(fā)展,形成了品種諸多的華南系黃瓜和華北系黃瓜。華北系黃瓜根系再生能力弱,節(jié)間和葉柄較長,果實細長,果皮薄,刺瘤多,比較早熟;華南系黃瓜葉片較厚,根系較強,果實短粗,果皮堅硬無刺瘤,晚熟。華北系黃瓜經過長期栽培造育,已經形成春黃瓜類型、半夏黃瓜類型和秋黃瓜類型及保護地黃瓜諸種類型。
長期以來,黃瓜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蔬菜之一,又因其營養(yǎng)豐富、氣味芳香、生熟俱佳而深受眾多消費者歡迎。它除鮮食外,還可泡制、腌漬、醬清,已成為人們飲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濟效益已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
2 生物學特性
黃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葉、花和果料生物學特性如下:
2.1根
黃瓜的根分為主根、側根和不定根。主根是種子萌發(fā)時由胚根發(fā)育的成的初生根,垂直向下生長,可達1m以上。育苗移栽時,主根多遭破壞,側根便獲得繁衍發(fā)達的機會。側根上還會生側根。有的側根伸長可達2m。在根頸部和莖上可能生長不定根。不定根比主根和側根長勢更旺。由于移栽育苗和栽培環(huán)境的影響,黃瓜的根群主要分布在根際半徑30cm、深20cm的耕層內,尤以5cm土層內最為密集。
雖然黃瓜有諸種根種,但是黃瓜根量總體少,根系分布較淺,而且根木栓化較早,受傷后生長新根較困難。除此之外,黃瓜根耐旱能力差,喜濕但又怕澇,喜肥而吸肥能力差。這就要求做到保持土壤疏松,增施有機肥、深翻、減少行間踐踏等等。同時,還需做到每次灌水量不宜過大;追肥要次多、量少。
黃瓜根系不耐低溫也怕高溫,長期低于12℃不能適宜,高于30℃容易引起根系枯萎。
2.2莖、葉
黃瓜的莖為攀緣性蔓生,中空,生有剛毛。莖的高度、節(jié)間長短、分枝多少,隨品種不同而有差異。生長環(huán)境、栽培技術對莖葉也較大影響。
黃瓜真葉呈五角心臟形,葉緣有缺刻,時柄上有刺毛,正常情況下最大葉片的葉面積為400cm2左右。葉面積大小,葉柄長短,葉片薄厚,顏色深淺,葉緣缺刻深淺都與生長環(huán)境條件有密切關系。
3、花和果料
黃瓜一般為雌雄同株。在黃瓜雌花出現(xiàn)早晚、雌雄花比例大小等方面,隨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也會受環(huán)境條件影響。
黃瓜果實為假果,表皮部分由花托的外皮、皮層由花托皮層和子房壁組成,花托部分較薄。在開花時瓜條的細胞數(shù)基本確定,開花后瓜條的生長主要依靠細胞的肥大。生長環(huán)境劣化、營養(yǎng)不良時,黃瓜瓜果會出現(xiàn)大肚、尖嘴、蜂腰等病變現(xiàn)象。
3 主要品種及特性
3.1津雜3號
津雜3號為中早熟品種,植株長勢強,葉片肥而濃綠,主、側蔓均能結瓜。為保證整植株健康發(fā)育,應及時摘除基部長勢強側枝。津雜3號第一雌花節(jié)位著生在4--6節(jié)。瓜條有棱,刺瘤較密。瓜長約31cm左右,質脆清香,商品性好,適于中小棚春露地、秋延后栽培。津雜3號對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有一定抵抗。
3.2"錦豐"號
"錦豐"號黃瓜長勢強,葉片小,耐弱光,以主蔓結瓜為主。"錦豐"號第一雌花在2-3節(jié),瓜密,節(jié)成性好,比長春密刺等品種早上市10天左右。瓜條順直,長35-45cm,徑粗3-3.5cm,瓜把較短,約3cm左右。"錦豐"號黃瓜瓜果色綠,有光澤,刺密,單瓜重450克左右。早期產量比長春密刺類增產50%,總產量比密刺增產30%以上。耐運輸。對抗霜霉、枯萎病,對角斑、炭疽等病害也有一定抵抗能力。
4黃瓜的營養(yǎng)價值
黃瓜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利尿、解毒功效,對除濕、滑腸、鎮(zhèn)痛也有明顯效果,F(xiàn)代研究表明,黃瓜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所以多吃黃瓜,有利于減肥。另外,黃瓜含有的葫蘆素C可抗癌,黃瓜汁具有美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