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儀器的購置,是色譜實驗室整體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色譜儀器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很快,一般是5年一代,色譜技術的進步更快,很多時候是新項目的開展,新方法的應用推動著儀器的升級換代。色譜儀器購置工作做得好,會給以后技術工作的開展營造出良好的平臺。
買東西,本應該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在任何單位,儀器采購都搞得敏感而復雜。在過去的十年中,我有幸而又不幸地參與了科室里大多數(shù)色譜儀器的購買工作,從幾萬塊錢的國產(chǎn)氣相到幾百萬的液質(zhì)聯(lián)用,經(jīng)驗有一點,教訓也不少。
在不同行業(yè)、不同地域、不同單位的儀器購買行為,往往會差別很大,下面講述的僅僅是針對我這里的具體情況:深圳的一個事業(yè)單位,買儀器主要是財政撥款,買10萬元的儀器要招標,因此買一臺色譜儀器,至少要經(jīng)過財政局、招標中心、單位領導、單位的采購部門、使用科室領導、使用人員等幾個層面。由于有了這樣的具體情況,決定了我們這里買儀器的特點:資金充裕,但是立項和花錢的手續(xù)很麻煩,過程也很長,一般從打計劃申請到儀器投入使用差不多要3年左右。
應該說,在衛(wèi)生系統(tǒng)里,在采購設備方面,我們單位的領導算是風氣比較好的了。我有大學同學從事醫(yī)療器械方面的工作,同學之間沒有隱私,尤其是在一起住過宿舍的同學,他對我發(fā)過幾次勞騷,說在其它醫(yī)院談設備時,像院長書記之類早早就介入了,直接就談到深層問題,而在我們單位卻始終不見領導明確表示傾向性,搞得他心里沒底。其實對于基層工作人員,上面領導如果樂于指定儀器是件很省心的事情,儀器用的好、用得不好就不關我們的事了,不用擔責任。
但是現(xiàn)在的情況,雖然有了去選自己想要的儀器的機會,但是多了額外的心理壓力和實際風險。一臺色譜儀動輒幾十萬上百萬,萬一買錯了賣身也賠不起啊!不過有了這樣特殊的機會,才會有這樣寶貴的經(jīng)歷,才會有下面的心得體會。這些體會,是出于一個完全沒有行政能權力和采購權力的基層技術人員的角度體會出來的,如果其它人在其它位置上,應該能做得更好,起碼不會談得那么辛苦。
最重要的一點體會:“購置儀器,實用第一”。
我們的購買儀器過程,是由使用者寫申請開始的。在選擇將要購買什么類型的儀器時,在很多單位,使用者和主管領導的目的是略微有些區(qū)別的,使用者一般是完全從最樸素的實際需要考量,傾向于購買實用型的儀器;而在主管的層面,往往對那些價格貴檔次高,說出去比較有“面子”的儀器頗感興趣,如氣質(zhì)或液質(zhì)等。
在這種情況下,要認識到,原子彈是比機關槍檔次高,可是原子彈并不能代替機關槍,不要最后淪落到了背著原子彈卻要手提菜刀鬧革命的地步。在社會_主義還在初級階段的時候,不要盲目向共產(chǎn)_主義進軍,購買儀器也一樣,實用第一,在滿足日常工作的儀器還沒有配置齊全的時候,不要提前向高精尖沖擊。我們現(xiàn)在儀器配置是氣相7臺,氣質(zhì)兩臺,液相4臺,液質(zhì)一臺,這樣的儀器結構在工作中感覺還是搭配比較合理的。
在買儀器時,要先滿足檢測儀器,再考慮前處理設備,畢竟檢測質(zhì)量中,分析儀器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
選擇前處理設備時,更是以實用為主,可以先購置小型的,再按需求購買大型處理設備。在做了4、5年手工SPE后,到今年我們才申請購買了全套的進口SPE設備,以后再考慮GPC,至于ASE,吹得雖響,并不太適合我們用。
實用第一,貫穿在整個儀器的購買過程的各個細節(jié)中。像我們所有的氫氣發(fā)生器全部指定要島津的,雖然它是最貴的,差不多要6萬。而所有的空氣壓縮機卻是用精華苑的,雖然它很便宜,才3000塊左右。而給儀器工作站配套的打印機都盡量指定了HP1020系列,雖然它在惠普打印機里也算是便宜貨,才1200多元。原因都只有一個,它們是最實用的。
由于我們購買儀器的一個特色是周期太長,給我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首先是難以預測準3年后儀器的狀態(tài)。因為我們買儀器是財政的錢,可修儀器完全是自己的真金白銀,經(jīng)常感覺儀器買得起修不起。萬一手頭的儀器出了問題要大修,(我們知道進口儀器的修理費又特別地貴),申請一大筆維修經(jīng)費會相當?shù)乩щy,困難程度可能不小于購買一臺新儀器,就算是再急用的設備,也別指望會有什么特事特辦的好事。想到“特事特辦”這個名詞就叫人哭笑不得,當年我旁邊組里的一臺儀器壞了,儀器又太老沒得修,當時急得火燒眉毛,于是就進了特事特辦的程序,加急采購一臺新的原子吸收,可是3年過去了,當年的慢事慢辦的儀器已經(jīng)投入使用了,特事特辦的那一單還沒影呢。
我剛畢業(yè)的時候,手頭就是一臺氣相,一臺液相,一臺紫外,一臺氣質(zhì),雖然當年無論工作量、樣品數(shù)量和項目種類比現(xiàn)在少得多,可思想壓力卻一點也不小,因為這一攤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們的工作是有完成期限,一般樣品10個工作日,中毒的樣品4小時,壞了任何一臺儀器,壞了任何一個檢測器,甚至任何一個配件我都要直接抓瞎。
雖然進口儀器的質(zhì)量一般都比較好,使用時間都可以很長,但是萬一壞起來是卻一點先兆也沒有。由于為吃夠了這樣的苦頭,所以在自己有資格申請設備后,就開始了儀器備份的進程,目標是每個儀器或每個檢測器都有后備的,這樣萬一有故障的話后備就能直接頂上,先應付工作,再慢慢考慮修或者再買。
這個過程看起來清晰明白,實行起來卻有很多難點,首先是不同公司的儀器,進樣口檢測器等部件是不能互換的,即使是同一公司的儀器,不同年代的產(chǎn)品也互不兼容,因此一臺主機報廢會造成幾個配件后備的喪失,而且由于受招標的限制,我們自己也很難預先定下品牌和型號。這樣只能抓大放小,按日常工作量合理選擇,F(xiàn)ID用的多,也備得好幾個,ECD和FPD做到單備份就行了,DAD用得多,每臺液相都配上,熒光多配一臺就行了,紫外就一臺也不買了。買了10年儀器,到今年,終于給氣質(zhì)也做了備份,至于液質(zhì),爭取3-4年后再備一個。
備份設備,不僅是要考慮到儀器出故障的問題,還有一個更新?lián)Q代的考量,一般進口儀器在5年內(nèi)都算是新的,修修補補能用到10年,個別能到20年,但是考慮到實際的購買周期,用到5年時我就得考慮得申請新的了。
采購周期太長,造成的另一個困擾就是實在難以預測準3年后要應對的具體工作內(nèi)容。我曾經(jīng)下了不少力氣為車間空氣的檢測做好儀器硬件的準備,沒想到3年后,儀器到貨,這項工作職能卻被劃給了另一家新成立的單位,真是大跌眼鏡啊。所以盡量不要選擇單一用途的配置,最好能有一定的通用性,這樣以后就算是個別部件使用率低,也比整個機器用不上好吧。
買新設備,也不是說越新型的越高檔的越好,還是要圍繞我們的具體工作,宗旨依然是實用第一,買最合適的,而不是最貴的。像帶填充柱進樣口的GC14,雖然肯定算是舊機型,但是我這里卻有些場合是一定用填充柱的,如溶劑殘留和甲醇,尤其溶劑殘留這個項目對儀器的污染還很大,所以在買了更新的GC-17和GC-2010后,還是申請了好多年,終于皇恩浩蕩,開恩批下來一臺GC-2014。
很多人還不理解這儀器怎么會倒過來買,其實有一個例子例子就很好,再光鮮的大酒店里,除了N臺奔馳,總還是要有臺人貨車的。
在資金一定,指標一定的情況下,多動腦子,還是能做到“少花錢,多辦事”。
做色譜,尤其是做氣相的人都知道,最實用的配置是單進樣口加單檢測器,不換柱。可惜在我們的資金運作下卻很難實現(xiàn)這樣的模式。由于申請設備的人很多(這東西有點比著來似的),再多的資金也不夠,所以審批方只能按“分豬肉”的原則分配,一人一臺,最多一臺。因此你申請單檢測器的氣相也是一臺,申請帶三個檢測器的氣相也是一臺,反正就一臺,因而只能在有限的儀器指標上挖掘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