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國際土豆年
聯(lián)合國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國際土豆年”活動。這項活動將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減少貧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盡管東西方的飲食和烹飪文化千差萬別,但是如果要在它們之中找到一個交集點的話,那么大概非土豆莫屬了,因為,在世界各國幾乎都可以看到用土豆做成的美味菜肴。不僅如此,聯(lián)合國還在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國際土豆年”活動。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副院長、中國馬鈴薯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屈冬玉博士說,這是聯(lián)合國設(shè)立的第二個“作物年”,作為世界三大口糧之一的土豆,在全球干旱越來越嚴重的今天,無疑已成為人們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駐華代表張中軍說,土豆富含維生素C和鉀,能夠幫助大大減少因營養(yǎng)不良而死亡的人數(shù)。近20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土豆生產(chǎn)國,領(lǐng)先于俄羅斯、歐洲和美國。這些都曾是土豆生產(chǎn)量最大、也是目前消費最多的國家和地區(qū)。
屈冬玉博士也強調(diào),土豆既是蔬菜,也是糧食,它不僅富含蛋白質(zhì),而且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的糧食作物里面最全的,人體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必須氨基酸它也都有。有營養(yǎng)學(xué)家曾經(jīng)做過實驗,148克土豆(大土豆一個,小土豆四五個),每天一份,就基本上能滿足維生素和營養(yǎng)的需求。
張中軍還介紹說,在中國,土豆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菜品了;在發(fā)達國家,土豆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像土豆條、土豆餅、土豆泥、土豆湯等,也都是日常家庭食譜的主打菜肴。在過去40年中,發(fā)展中國家的土豆消耗量已經(jīng)翻了一番,但總量仍比歐洲少。
土豆不宜做零食
但是,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土豆不是一種好的零食。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學(xué)院副教授范志紅指出,土豆高溫加熱之后,特別容易形成“丙烯酰胺”類有毒物質(zhì),所以炸薯片是這種毒物含量最高的食品,炸薯條也有這種麻煩。所以,土豆類脆片、油炸片、薯條之類零食都要格外小心,每天不要超過25克。
幸好,家常蒸煮燉炒的加熱溫度不超過120℃,所以不會產(chǎn)生任何有害物質(zhì)。因此燉土豆、炒土豆、蒸土豆等都可以放心食用。
著名營養(yǎng)師李瑞芬教授的土豆食用法
土豆的營養(yǎng)如此豐富,它所含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比蘋果高得多,鈣、磷、鎂、鉀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鉀的含量,可以說在蔬菜類里排第一位。其中含有大量的優(yōu)質(zhì)纖維素,有預(yù)防便秘和癌癥等作用。
我國著名營養(yǎng)學(xué)家、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營養(yǎng)師李瑞芬教授是土豆的忠實愛好者。她對記者說:“我們?nèi)胰硕紣鄢酝炼,尤其是老伴,他從小受的是西方教育,口味也相對西化一些,以前我們家每周要?-4次西餐,老頭就喜歡吃我做的土豆餅,這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配菜。”
土豆餅制法
1、土豆洗凈,切片,放入鍋中,加水煮熟,最好煮得爛一點,這樣做出來的土豆餅口感才會綿軟、細膩。
2、土豆從鍋中撈出,放在碗中,用勺子碾成泥。隨后,放少量鮮牛奶,如果覺得稀,也可以用奶粉來代替。攪拌均勻后,把土豆泥壓成一個個小圓餅,厚度約1厘米,大小自己掌握就行。
3、裹上一層干面,放在雞蛋液里滾一下,再包上一層面包渣,油炸成金黃色即可出鍋。
除了用土豆制作美食外,它還有著神奇的藥用價值。土豆泥是李教授給患者治療胃潰瘍患者的食療秘方。她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得了胃潰瘍,胃上就多了很多小窟窿,而土豆泥猶如小膏藥一樣,把這些小窟窿牢牢封上。每天空腹時吃兩次,二十天到一個月左右,病情會明顯好轉(zhuǎn)。
對于剛出生4-6個月的孩子,土豆泥是他們練習(xí)“開口關(guān)”的重要食物。李教授說,孩子從4個月就要開始吃飯了,這時家長可以多給他們喂點土豆泥(把土豆搗爛后,加點鹽和牛奶即可),不但能給寶寶提供生長所必需的豐富營養(yǎng),還能幫助他們練習(xí)牙齒的上下咀嚼功能。
土豆在中國的五大吃法
據(jù)人民大會堂高級配餐員陳林生介紹,在中式國宴上,番茄牛肉土豆和罐燜牛肉土豆是兩道主打菜,而土豆泥、土豆沙拉則是招待外賓時少不了的菜品。對于一般宴席或是普通家常菜,中國人最鐘情的土豆吃法莫過于炒、熘、燉、熗、烀這五種了。
炒:主要是炒土豆片和土豆絲,再配上青椒片或胡蘿卜絲,外脆內(nèi)軟,酥嫩相宜。
熘:主要是熘土豆片和土豆丁,除了保持炒土豆的特點外,又增加了幾分滑潤。
燉:而以東北亂燉為代表的土豆燉菜,主要是燉土豆塊和土豆片,冬天來一大鍋燉菜,不但又沙又面、松爛利口,而且暖身又暖心。
熗:是熗拌土豆絲和土豆丁,一款地道的小菜,涼脆、清淡又爽口。